△云南不僅是彩云之南,還是一種海納百川、開放包容的文化氣質
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頂梁柱”“壓艙石”的作用,國有企業尤其是中央企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
“央企入滇”,作為云南發展路徑的重要選擇和加快全省經濟跨越發展的重大戰略,為云南搭建起強化基礎設施、優化開放格局、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激活內在動力的新平臺。
特別是2015年以來,云南積極建設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中央、區域及地方發展政策紅利與云南連接“三亞”(東亞、東南亞、南亞),肩挑“兩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優越地理區位和資源稟賦相疊加,吸引廣大央企到站在開放前沿的云南投資興業,打造了一批基礎雄厚、競爭力強的區域總部、大型企業。
中老鐵路通車在望、中緬電力聯網項目加速推進、中緬油氣管道順利通油……一個個云南主動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助力輻射中心建設的代表性項目中,都有央企的堅實足音。
截至2020年12月末,央企在滇資產總額達16173.5億元,投資金額7400億元,產業涉及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房地產業、建筑安裝業等67個行業。
▏搭建央企“到云南、走出去”重要平臺
2021年7-8月,以“深化央地合作發展,助力輻射中心和‘一帶一路’建設”為主題的“央企入滇”活動在云南展開。
△“央企入滇”活動啟動儀式現場 攝影/陳飛
活動以“央企入滇譜寫新篇 齊心聚力筑夢向前”為指引,由云南省委宣傳部指導、云南省國資委黨委主辦、中國移動云南公司承辦,旨在展示新時期央企活力與成果,讓社會各界了解理解國資、認識認同央企,并推廣云南獨特的區位優勢、開放理念和經濟快速增長的巨大潛力,引導更多央企來滇投資發展,推動一批重大合作項目盡快落實落地,實現省屬企業與中央企業互利共贏。
云南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劉成志指出,央企入滇,既有利于云南借助央企雄厚的實力、先進的技術和現代化的管理理念,提升產業層次、促進轉型升級、實現提質增效;也有利于央企借助云南的資源、區位和政策優勢,推進結構調整、完善產業體系、拓展發展空間。
△云南省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劉成志在“央企入滇”活動啟動儀式上發言 攝影/李娜
劉成志強調,活動目的就是結合全面推進我省“十四五”發展規劃,更好宣傳云南在促進輻射中心、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一帶一路”建設,搭建央企“到云南、走出去”重要平臺,進一步拓展州市發展新空間、打造增長新動力,助力國資央企改革發展的惟新惟美的燦爛前景。
劉成志表示,省國資委將全力以赴地做落實要素保障的服務員、做解決企業困難的貼心人、做良好營商環境的創造者,全力以赴地為央企在云南投資興業樹立強大信心、注入強勁動力。
▏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交通樞紐
這些年,在滇央企業績亮眼,發展釋放規模效應。
這些年,在滇央企助力云南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有效支撐云南發展、更好服務國家戰略的基礎設施體系,構建區域立體交通樞紐,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交通樞紐。
△東格高速
中國中鐵西南區域總部、中鐵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開投”)、中鐵站城融合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入駐云南以來,立足自身在投融資服務、建設管理、運營管理等方面的領先優勢,積極投身云南省基礎設施建設,搭建與地方合作的平臺,充分發揮全產業鏈的整體優勢,從三個方面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一是做好自身建設,統籌中國中鐵在整個西南區域的全產業鏈,包括規劃設計、生產制造、資源環境、信托金融等。截至目前,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中國中鐵在滇在建項目合同額已經達到2700億元。
二是在具體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作為上,中國中鐵在大通道上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在中緬國際鐵路通道國內段大瑞鐵路建設方面,中國中鐵發揮了在橋梁施工、隧道施工、工程裝備制造等方面的優勢;在大理至保山段建設過程中,中國中鐵克服了地質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等一系列難題,有望在今年年底開通。
三是經過多方調查、研究和論證,中鐵開投在瑞麗投資建設瑞麗國際陸港新城(物流樞紐)基礎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為中緬通道的打通創造條件。
△中國中鐵投資興建的昆明軌道交通4號線、東格高速、尋沾高速3個項目被評為財政部PPP示范項目
“十三五”期間,中國中鐵承擔了滇中引水工程近60%的工程建設任務,并在歷次評比中獲得第一名;在工期方面,有望提前一年以上完成。
補充一句,滇中引水工程是國務院要求加快推進建設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惠及沿線6州(市)35個縣(市、區),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是關系云南長遠發展的基礎性戰略工程。
目前,中國中鐵有近萬名員工奮戰在滇中引水工程施工一線。
△中國中鐵員工在滇中引水工程工地緊張施工 攝影/陳飛
參與成昆鐵路建設的中國鐵建先后承建了南昆、廣大、內昆、滬昆、玉磨、麗香、大臨、大瑞鐵路等鐵路項目及麻昭、墨臨、昆楚、楚大等高速公路項目,為云南“八出省、五出境”鐵路網基本形成和“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主骨架網絡構建貢獻了央企力量。
2016年與云南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中國鐵建牽頭或參與投資的8個高速公路項目投資總額約1190億元。
目前,中國鐵建在滇在建項目合同總額達2411億元,涵蓋鐵路、公路、市政、房建、水利、環保等各個工程類型,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昆明東南繞城高速公路楊林隧道
中交集團自2014年入滇以來,先后參與蒙文硯、保騰等云南11條高速公路投資建設,合計里程約800公里,總投資1134億元,現已建成通車運營402公里。
中交集團還充分發揮水環境治理優勢,建設了洱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撫仙湖流域綜合治理等多個工程。
截至目前,中交集團在云南落地投資類項目26個,簽約合同額約1600億元,并計劃“十四五”期間在滇投資3000億元,落地一批城市市政、交通基建、水環境治理類項目,深度參與、主動融入云南省各方面的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新嵩昆高速
▏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能源樞紐
云南能源資源豐富,風能、光伏等新能源開發前景廣闊。
央企在滇加快清潔可再生能源跨越式發展,助力全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新優勢,支持云南努力打造全國碳達峰、碳中和示范省,構建區域性國際化電力供給中心、交易中心、技術中心、裝備中心,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能源樞紐。
△國能集團板橋風電場一期建設投產全景
作為國家能源集團在滇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國能云南電力公司把云南作為重要的戰略發展地,不斷加大在滇項目投資和產業發展力度,截至2021年6月底,投運發電裝機585.45萬千瓦,其中火電340萬千瓦,水電85.5萬千瓦,風電159.95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在云南排名第一。
“十四五”期間,國家能源集團與云南省將進一步加強合作,加大加快風電、光伏、綜合能源、多能互補、氫能、綠色交通等新能源產業發展。未來五年,計劃投資超千億元。
△華能新能源石林光伏發電站 攝影/陳飛
作為國內舉足輕重的電力供應企業,華能集團一直領跑云南電力供給,僅旗下華能瀾滄江公司裝機容量就達到2698.38萬千瓦,為云南省內裝機規模第一,占云南省統調裝機容量的31.42%。
作為國內最大的全流域水電開發公司,華能瀾滄江公司累計輸送清潔能源超850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2.7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7億噸。
△華電云南公司所屬阿海水電站
中國華電入滇18年,已成為水電、火電、新能源風電、光伏發電有機結合的云南第二大電力企業,在滇累計投資726.09億元,發電總裝機容量1003.786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76.09%,累計完成發電量3057億千瓦時,上繳稅費99億元,減少碳排放約2.6億噸。
經過多年努力,華電云南公司在金沙江中游建成了千萬千瓦級的水電基地,并成為云南“西電東送”第二大清潔能源基地。
2016年至2020年,華電云南公司所屬金沙江中游梨園、阿海、魯地拉三個大型水電站西電東送累計輸送電量521.23億千瓦時。
自入滇以來,國家電投云南國際高舉“建設一流零碳能源智慧企業”大旗,堅持走清潔能源發展道路。截至2021年6月,國家電投云南國際電力總裝機容量340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100%,其中新能源裝機規模位居云南第一、光伏發電裝機位居云南第一、風電裝機位居云南第二,已累計發電609.67億千瓦時,按2020年全國火電機組供電標煤耗306.4克/千瓦時計算,相當于每年已節約標準煤2438.69萬噸,年均約減排二氧化碳6078.43萬噸。
對云南而言,跨境電網建設意義重大,這不僅是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新優勢的客觀需要,也關系到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區域能源國際樞紐戰略的實施。
“十四五”期間,實施跨境電網建設的南方電網云南國際公司將全力推進與周邊國家高電壓等級電網互聯互通,力爭建成中老、中越、中緬等高電壓等級聯網項目,并積極跟進中老泰和中緬孟等跨區域聯網項目。
這些項目的落地將助推云南省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國際電力交換樞紐和跨境電力交易平臺加速形成,增強區域電力資源配置能力,實現綠色清潔能源在更大范圍、更高程度的優化配置。
▏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數字樞紐
服務云南3800萬用戶的中國移動云南公司,在全省建成5G基站超1.7萬個,實現了州(市)主城區、縣城核心城區、重要景區、交通樞紐等連續覆蓋。并建成4個省級中心、10個州市中心節點,不斷夯實“數字云南”的數字底座,全力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數字樞紐。
中國移動云南公司加速5G融合應用形成多點支撐,構建5G合作新生態,聚合本地龍頭企業和高校聯合創新,搭建了產學研一體的中國移動“聯創+”云南5G開放實驗室,僅2020年就打造了4個全國龍頭示范項目,51個省級特色示范項目,全面助推云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記者參觀中國移動聯創+云南5G實驗室
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互聯互通的現代信息網絡必不可少。
僅“十三五”期間,中國電信云南公司在信息基礎網絡建設上累計完成投資143.88億元,支撐云南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助力輻射中心建設。
中國電信是“大湄公河次區域信息高速公路”中方唯一企業代表,目前,云南公司已建成昆明、瑞麗、勐臘國際OTN專用節點,與緬甸、老撾9個運營商合作建設9條國際干線,逐步形成昆明至東南亞5國3個高質量光纖大環網絡。
作為云南省信息化建設的主力軍,中國電信云南公司不斷加快“新基建”,構建以“5G+云+AI”為引領的數字經濟新生態,全力推動“數字云南”建設。
目前,云南全省已建成中繼光纜長度達7.3萬公里,光端口超1200萬個,城鎮住宅光纖寬帶覆蓋率達98.5%,行政村光網覆蓋率達99.7%,全網具備百兆以上光寬接入能力,約30%用戶網絡具備千兆接入能力。
▏助力輻射中心建設,他們志存高遠
旅游產業在云南全省發展大局中地位重要。
依托“文化+旅游+城鎮化”和“旅游+互聯網+金融”的創新發展模式,華僑城確立以華僑城云南集團“資本+”、世博集團“旅游+”、文投集團“文化+”為定位,圍繞云南大滇西旅游環線建設,發展新文旅、康旅產品,全面助力云南全域旅游發展。
△華僑城烏龍漁村保護與環境治理項目 攝影/陳飛
截至目前,華僑城已在云南省12個州市完成投資超960億元,布局80余個項目,持續打造“以點成線、以線成面、一省多城、一城多點”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十四五”期間,華僑城云南集團將對云南全域旅游持續發力,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新優勢,助力云南加大國際旅游集散地建設力度。
△朱家花園
中國銅業是首家總部落戶云南的“中字頭”央企,具備完整的銅、鉛鋅、鋁產業鏈,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年營業收入超過1500億元,下屬企業分布在全球7個國家、國內17個?。▍^、市),覆蓋云南省15個州(市),綜合實力居國內有色金屬行業前列。
精礦含銅產量國內第一,電解銅產量國內前三,銅綜合實力進入全國第一梯隊;精礦含鉛鋅產量國內第一,鉛鋅精煉產量國內第一,鉛鋅綜合實力國內第一,鍺金屬產量國內第一。
中國銅業與云南冶金的千億級重組整合是我國有色行業發展史上最大的戰略重組,鞏固了云南“有色金屬王國”地位。
△鉛基合金生產
下一步,中國銅業將加快推進綠色鋁產能轉移等重大項目建設,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服務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加快亞洲、非洲、南美等市場布局,勇當“走出去”排頭兵,推動云南形成中國乃至世界有色金屬新高地。
▏云南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當前的云南,正處于戰略機遇疊加期、政策紅利釋放期、蓄積勢能迸發期、邊疆治理提升期,政治生態、社會生態、自然生態、發展生態全面刷新、向好,綜合交通、產業基礎、資源條件、生態環境、改革創新、對外開放等正逐步形成協同效應,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
云南省政府第118次常務會議強調,要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嚴守依法依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產業發展政策線,聚焦重點行業領域,堅持政府推動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堅持市場資源和產業優勢相結合,進一步深化央地雙方戰略合作。
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努力建設成為國內市場與南亞東南亞國際市場之間的戰略紐帶、“大循環、雙循環”的重要支撐,展開新一輪“央企入滇”的恢弘畫卷,“美麗云南,世界花園”大有可為,大有作為。